健康资讯

“三伏天”入“苦夏”冬病夏治

文章来源:福州台江医院

  “三伏天”入“苦夏”冬病夏治

  三伏天是一年中热的时节,它是按照中国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确定的,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个庚日为末伏,合起来称为三伏。“三伏天”虽然闷热潮湿,容易引发各种夏季流行病,但同时也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。

  今年三伏天从7月13日开始入伏,到8月21日结束共40天,比去年多10天。“伏”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。庚,在天干中排列第七,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。金怕火,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,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“伏”。

  冬病夏治

  老人说冬病夏治,为什么说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疗呢?冬季容易发作疾病的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,即阳虚体质。普遍症状为:手脚冰凉、畏寒喜暖、怕风怕冷、神倦易困等。在中医里,这叫阳气不足,寒从内生,一些免疫功能下降,抵抗力差,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。

  冬病夏治,治疗的时间是“三伏天”。冬为阴,夏为阳, “三伏”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,人在上一季积压的寒气和湿气都“浮于表”,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时机,若以阳克寒,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,就可以将这些“邪气”连根拔出,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,使阳气充实、正气旺盛、抵抗力增强。到冬天少发病或病情减轻,甚至不发病。

  “冬病夏治”的适应症:

  1、呼吸系统疾病: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炎、咽炎、自汗、易感冒、抵抗力低下等。

  2、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胀、胃酸、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、大便溏泄、五更泻、结肠炎等。

  3、妇产科疾病:小腹冷痛、 痛经、产后头痛、产后风、月经不调、白带增多、盆腔炎等虚寒性疾病。

  4、男科疾病:阳痿、早泄、滑精等。

  5、骨伤科:风湿、类风湿、骨关节炎、颈椎病,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、等各种颈、肩、腰腿痛病症。

  6、特殊体质:畏寒怕冷,四肢不温、免疫力低下、易感冒、自汗、贫血、肥胖、座疮、脱发

  伏天宜多食酸甘

  中医认为“夏季暑湿,适宜清补”。夏天酷热高温,人们喜冷饮,喝水多,导致湿气侵入人体,而外湿入内,使水湿固脾,引起脾胃升降,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。暑湿对脾非常不利,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,不宜多食。

  夏季归心,而心喜凉,宜食酸,应适当多吃一些山药、薏米、菠萝、西瓜等;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,表现为情绪烦躁、焦虑、易激动、失眠等。夏日去火的食物有绿豆、苦瓜、西红柿等;同时,牛奶营养全,可以温脾、补水、滋阴,也是夏季良品。

联系我们

地 址:

福州市五一南路293号

Q Q:366019753

总 机:

0591-8745-37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