疝的解剖
文章来源:福州台江医院
典型的疝应包括疝环、疝囊、疝内容物及疝外被盖四个部分的解剖结构。不典型的疝至少要具备二部分解剖结构,其中疝环是各种疝必备的解剖结构。
[疝环] 疝环是一先天性缺口或后天形成的环状缺损。后天性疝环好发于血管、食管、肠管、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等腹腔内 结构出入腹壁(或腹肌)部位的薄弱区。创伤亦可形成疝环。腹腔内压力增高是疝环形成乃至疝发病的重要因素。
疝环是疝发病的关键,是各种疝必须具备的解剖结构。疝环大小、形态不一,均呈环形结构,组织构成多为腹膜,形成疝囊颈口,是疝内容物的入口。
疝发病的早期,疝环多为小、软、薄弱、富有弹性的腹膜组织。随着病程进展,疝环逐渐增大,组织增厚,纤维组织增多,质地变硬,弹性变差。
疝环的形态、扩张度及弹性还受疝环周围组织的形态、走向、质地等因素影响。如:股疝受腹股沟韧带影响,疝环较小、欠圆滑。白线疝、脐疝、闭孔疝的疝环周围组织致密,扩张度小,弹性差。
[疝囊] 疝囊是疝内容物的包囊,多由腹膜组成。疝囊一般是在腹压作用下,疝内容物推挤薄弱、缺损区的腹膜,使之进入疝环而成。部分腹内疝(如肠系膜裂孔疝)、肠疝(如创伤性膈疝) 疝囊缺如。腹外疝中,切口疝常无完整疝囊,仅顶环处有少量腹膜组织,其余为瘢痕纤维组织形成的假囊。
典型的腹外疝疝囊呈梨形、卵圆形或半球形,是一个完整的囊袋。疝囊可分为疝囊颈、疝囊体、疝囊底三部分。疝囊颈是通过疝环处的狭窄段,疝囊膨大的部分为疝囊体,顶部为疝囊底。
滑动性疝(简称滑疝) 疝囊的一部分(主要是后壁)是由腹腔内脏器组成,常见内脏为盲肠、膀胱、升结肠及乙状结肠,此时,这些内脏器官既是疝囊,又是疝内容物。
[疝内容物] 疝内容物是指进入疝环的内脏、组织及器官。由于疝的部位不同,腹腔内脏器的游离度(活动度) 不同,疝内容物常见为小肠、大网膜,其他如盲肠、阑尾、膀胱、升结肠、乙状结肠、卵巢、输卵管、胃、横结肠、肝脏、脾脏、肾脏、输尿管等等,都有可能成为疝内容物。腹内器官的某些病变或异常结构也有可能进入疝环成为疝内容物,如小肠憩室、大网膜囊肿、卵巢囊肿等。其中小肠(meckel′s)憩室单独构成疝内容物的腹外疝又称为(littre's)疝,疝内容物仅为部分肠管壁者称为(richter′s)疝,而疝内容物为二段小肠肠管,且呈"w"状嵌入,二段肠管之间的肠管仍在腹腔内,这种腹外疝称为"逆行性疝"或"w型疝"。
[疝外被盖] 疝外被盖是指疝囊外覆盖的组织,通常为筋膜、肌肉、皮下组织及皮肤。疝发病早期,疝外被盖组织健全,随着病程发展,疝块增大,疝外被盖组织也渐薄弱。白线疝、脐疝的疝外被盖层次少,无肌肉,较薄弱。切口疝的疝外被盖层次不清,更为菲薄,甚至疝内容物就包裹在皮下层,加之疝外被盖、疝囊(假囊)、疝内容物粘连成一体,使疝的解剖结构紊乱,无层次可分。